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中國婦女 作者:錢元 頁數:267
Tag標簽:無
前言
談到“管孩子”,我歷來比較反感。因為孩子大多數不喜歡爸爸媽媽管頭管腳,不喜歡被強迫做自己不愿意的事,不喜歡不斷地聽到這也不行那與不行的訓斥。所以,我在討論家庭教育的問題時,用過很多詞語,但往往避開這個“管”字??戳隋X元女士這本《孩子到底應該怎么管》,使我的觀點有了一些改變。因為她講的方法、理念、例證,有許多確實有道理,也是在實際生活中有效的??磥?,需要探討的,不是孩子要不要管,而是究竟應該怎樣管的問題。許多家長在管孩子的問題匕所以陷入誤區,主要是他們自己先主觀設定了一個期望孩子達到的目標,又設想了一套達到這樣目標的路徑和規范,然后就千方百計誘使或者強制孩子就范。他們為此煞費苦心,付出良多,但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孩子苦惱,家長也很苦惱。他們的做法從根本上說,違反了孩子健康成長的規律?!肮堋碑斎挥屑s束、限制的意思,但更有關心、照料、顧及、過問、承擔責任、保護、引導、協調、創設和提供條件這些多重的含義。這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條件。成年人應當為孩子提供這些條件,否則就是不負責任了。孩子應當自由地快樂地成長。但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快樂也不等于為所欲為,問題的關鍵在于要符合孩子成長的規律。要做到這一點,作為家長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認識問題。
內容概要
這是當代新銳兒童教育專家錢元繼《聰明,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之后又一部原創力作?!昂⒆拥降讘撛趺垂堋毕騺硎亲尲议L們最為苦惱的事,“給孩在一個好性格”則是令天下父母最為渴望的事,因為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好性格幾乎能使孩子一生好命!一件是最為苦惱的事,一件是最為渴望的事,這原本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甚至完全背道而馳的兩件事,被作者用一個HAPPY法則統一起來以后,讓人不得不在頃刻之間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性格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會管不會管。比如,孩子跌倒了,家長應該怎么管?立刻上去扶孩子起來,孩子可能很難養成堅強、獨立的性格;不扶,孩子可能由于感受不到濃烈的愛而缺乏安全感,內心變得敏感、脆弱。又如,孩子在柜臺前死纏爛磨要玩具,家長應該怎么管?立刻為孩子買下來,孩子可能就此養成任性、霸道的性格;不買,孩子可能因為覺得你不夠愛他而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再如,孩子動手打了人,家長應該怎么管?“修理”孩子一頓,孩子要么從此產生暴力傾向,要么在你的武力鎮壓下變得膽小懦弱;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孩子可能從此把“打人”不當回事兒,變成一個十足的小霸王。那么,到底要怎樣管才能讓孩子行為端正性格好?不妨翻開這本《孩子到底應該怎么管——用HAPPY法則給孩子一個好性格》,書中,作者準確新銳的觀點,一針見血的分析,娓娓道來的闡述,會使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讓你立刻豁然開朗,同時驚喜地發現,管孩子并非一種苦惱,而是一種快樂。
作者簡介
錢元,澳大利亞Fliders大學教育碩士,并先后在中科院第三幼兒園、北師大幼兒園、北大幼教中心、北京巨人學校、北京匯佳職業學院等單位教學、兒童心理研究及幼兒師資培訓工作。
書籍目錄
和諧是前提 幽默是法寶 要威不要怒 避免大壓小 規矩不能少正面管教好表揚講技巧懲罰也需要言傳很有效身教最重要
章節摘錄
插圖:孩子由于經驗、認識有限,他判斷事物的標準幾乎全部來自于心目中的權威一家長。孩子無條件、無質疑地信任著家長,家長說對的他就認為對,家長說錯的他就認為錯。所以,當父母雙方對一件事各持己見時,可想而知,孩子心里會多么矛盾、混亂和不知所措。孩子不知道爸爸媽媽誰說得對,更不知道接下來自己該如何做,于是不得不使出僅有的保護自己或是反抗父母的手段一哭鬧。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會患上難治的焦躁任性的毛病,還會“節外生枝”,衍生出諸多“并發癥”,例如膽小內向、謹小慎微、是非不明,甚至出現“雙重人格”等諸多不良性格問題。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告訴我們,只要孩子感到母親和父親對“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等是與非的概念產生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所謂的分歧,那么,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看來也會是暴力、強制,是對他自由、欲望的踐踏。這樣就會讓孩子變得任性、不講理。當然,當一個事件突如其來地降臨時,很少有人會具備心有靈犀的默契,進而配合得天衣無縫,即便是在一起生活很久的夫妻也不例外。處處一致是何其難!不過,在孩子的教育問題面前,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把分歧變成共識。有什么“靈丹妙藥”能讓我們做到這一點呢?關鍵是在平時通過溝通確定好對待孩子應持有的一些基本原則,再在孩子出現“狀況”時“按原則辦事”,這樣在碰到具體問題時采取的具體辦法就會大同小異,就不會產生原則性的分歧。發生在肯德基餐廳的那個事件里,家長需要把握的原則是:第一,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否則家長會失去威嚴,又很可能慣壞孩子。第二,不要用“欺騙”手段“對付”孩子。
編輯推薦
《孩子到底應該怎么管》: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會長、“知心爺爺”徐惟誠、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知心姐姐”盧勤、《父母必讀》雜志、《當代家庭教育報》等多家媒體聯合推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