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法律 作者:鄒碧華
Tag標簽:無
前言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和利益格局的調整,各類社會矛盾呈現出主體多元、數量多發、訴求多樣的發展態勢,并以案件的形式進入人民法院的司法領域,人民群眾對司法的需求和關切日益強烈。進一步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強化審判管理,講求司法方法的科學性,增強司法能力,確保司法公正高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成為人民法院面臨的重要職責和迫切任務。公平正義是更高層次的民生需求,也是司法工作的價值追求。司法的基本功能在于通過客觀公正的判斷,明是非、斷責任、解糾紛、促和諧。實現這一基本功能和價值追求,既要人民法院廣大法官牢固樹立“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根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也要立足法律規定,加強對審判規律和審判方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使廣大法官善于把握司法規律,敏于掌握科學方法,不斷增強司法能力,在案件審理的每個階段,在裁判的每項內容上,都能將人民法院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責任,與嚴格依法審判、公正裁判的法律規定有機統一,增強司法裁判的社會認同,切實讓有理有據的當事人打得贏官司,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能感受。
內容概要
這是一位學者型法官的審判經驗和思想精華這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融審判實踐與理論思考為一體,將法律適用過程創造性地分解為九步形成的《要件審判九步法》,層層遞進,步步為營,是審判活動成為一門裁判藝術。
通過它,您將了解法官的思維模式和辦案思路;通過它,您會發現法官的智慧和法律的魅力。
本書對于法律從業人員培養法律思維方法和提高法律適用能力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對于律師辦案、法官審案具有實際的操作指引作用。
本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詳細介?了“要件審判九步法”的具體內容(第一步 固定權利請求;第二步 確定權利請求基礎規范;第三步
確定抗辯權基礎規范;第四步 基礎規范構成要件分析;第五步 訴訟主張的檢索;第六步 爭點整理;第七步 要件事實證明;
第八步 事實認定;第九步 要件歸入
作出裁判)。著眼于提高法官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法律適用能力,對法官審理案件和制作裁判文書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鄒碧華,男,1967年出生于江西奉新,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F任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院長、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2006年被評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2009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審判業務專家”。
書籍目錄
導論
第一章為什么要寫這本講義?
一、法官離得開法律適用方法嗎?
二、中國法官缺乏法律適用方法的訓練
第二章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法律適用方法?
一、我們能否找到一種方法?
二、我們需要一種怎樣的方法?
第三章為什么提出要件審判九步法?
一、類比法、歷史法和要件分析方法
二、什么是要件審判九步法?
三、為什么是“九步法”,而非“三步法”或“五步法”?
四、要件審判九步法的基本邏輯結構
第四章要件式審判方法的價值分析
一、要件審判九步法的審判管理價值
二、要件審判九步法的訴訟公正價值
三、基本審判思路對審判效率之影-向
四、基本審判思路與庭審思路
五、基本審判思路與裁判文書的邏輯結構
六、增強社會效果的價值
第五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一步
——固定權利請求
一、為什么要首先固定權利請求?
二、固定權利請求要明確的基本前提
三、我們應該怎樣固定權利請求?
第六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二步
——確定權利請求基礎規范
一、什么是基礎規范?
二、確定基礎規范有什么作用?
三、基礎規范的檢索方法
四、請求權競合下的基礎規范檢索方法
第七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三步
——確定抗辯權基礎規范
一、什么是抗辨權?
二、抗辯與否認有什么區??
三、主要有哪些抗辯(權)?
四、如何尋找抗辯(權)及其基礎規范?
第八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四步
——基礎規范構成要件分析
一、分析基礎規范構成要件有什么作用?
二、與主張責任有關的幾個問題
三、怎樣進行基礎法律規范構成要件的分析?
第九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五步
——訴訟主張的檢索
一、何為訴訟主張的檢索?
二、訴訟主張與主張責任
三、審查訴訟主張有什么作用?
四、如何審查訴訟主張?
第十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六步
——爭點整理
一、什么是爭點整理?
二、爭點整理有什么作用?
三、爭點整理的方法
四、爭點整理對法官的要求
第十一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七步
——要件事實證明
一、要件事實是如何證明的?
二、如何有效地組織當事人舉證、質證?
三、要件事實證明與竭盡證明資源及方法原則
四、要件事實證明與舉證責任分配
五、要件事實證明與舉證時限制度
六、要件事實證明與利害關系證人
七、要件事實的證明與證人出庭作證
第十二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八步
——事實認定
一、自認事實的直接認定
二、舉證、質證充分性的評估
三、證據“三性”的判斷
四、事實認定中的心證問題
五、事實真偽不明情況下的舉證責任適用
第十三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九步
——要件歸入并作出裁判
一、要件審判九步法的實質——要件歸入
二、要件歸入的方法
三、要件歸入與審判效率的提高
第十四章要件審判九步法在裁判文書制作中的應用
一、我們制作裁判文書還有哪些問題?
二、我們制作?判文書為什么還有這些問題?
三、要件審判九步法對裁判文書改革有作用嗎?
四、裁判文書制作中的“八個一致”
第十五章決定審判質量和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一、是否存在最佳的法律適用方法?
二、我們僅僅依靠形式理性的方法,能否完成司法的重任?
三、法律適用過程中的法官釋明
四、無論什么方法,都離不開價值觀的決定作用
附件一請求權、抗辯(權)基礎備考表
附件二“九步法”分解備考表
附件三“要件審判九步法”的運用解析
附件四“八個一致”實例解析
后記
章節摘錄
插圖:(一)舉證時限制度是否構成了《證據規定》為社會公眾接受的關鍵障礙許多人指責和質疑《證據規定》,理由最主要集中于舉證時限制度。那么舉證時限制度確實應當負起這個責任嗎?對此,我們亦應當持審慎態度。如果問題并非出在制度本身,而是在把握上出現偏差,那么我們就應該糾正這種偏差,以使之符合大眾化的目標。毋庸置疑,舉證時限制度確實給我們長期以來堅持的當事人可以隨時向法院提交證據的觀念(學者們稱之為“證據隨時提出主義”)帶來了巨大沖擊。舉證時限制度實施以后最大的問題在于當事人往往不知道逾期舉證的法律后果,經常在舉證期限屆滿后舉出關鍵證據。這種證據往往足以決定案件的勝負。法官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采納這種證據,犧牲實體公正,有違傳統價值觀;如果采納這種證據,對方當事人往往堅稱法院采納已經超過舉證時限的證據,有違公平原則。不少人認為,舉證時限制度的實施使許多當事人無端喪失了實體權利,有違民事訴訟最大限度地實現公正的基本原則,因此,與其讓這一制度在實踐中發生有害之后果,不如干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事實上不再適用舉證時限制度。對此,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一方面,我們應當看到這種觀點積極的一面,其出發點是為了避免本來能夠勝訴的人因為訴訟知識的欠缺而敗訴,這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司法公正,這無疑是具有人文關懷精神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這種觀點的局限性。其局限性在于沒有看到,該項制度相對于不對舉證時間作任何限制的制度而言,具有明顯的提高訴訟效率的優勢。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當事人無論是在二審,還是在再審程序中,均可以以一紙隱藏起來的“新證據”。
后記
填上法律出版社編輯的電子郵箱地址,把這本書的相關文件附上,點擊“發送”,郵箱顯示“郵件發送成功”,時間是2010年8月9日凌晨兩點。至此,這本書的寫作終告完成。2001年,時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現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盛勇強先生告訴我,他想搞一套以要件為基礎的審判方法。兩年以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推出了《民事辦案要件指南》,全面奠定了在上海法院推行要件式審判方法的基礎。這個指南出臺后,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那時,國內關于要件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探索幾乎是空白。這套指南強化請求權基礎,強調固定規范要件、固定爭點,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我一直有一個觀點,作為法官,理清審判思路,最大限度地實現審判公正,是最好的司法為民。所以,我一直對這個課題有著濃厚的興趣。兩年前,我調任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院長。這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基層法官審判思路的一些情況。結果發現,我們在推廣審判方法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我覺得,我們還需要把審判方法進一步具體化、步驟化。這讓我產生了推出“要件審判九步法”的想法。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這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編輯推薦
《要件審判九步法》編輯推薦:第一步固定權利請求第二步確定權利請求基礎規范第三步確定抗辯權基礎規范第四步基礎規范構成要件分析第五步訴訟主張的檢索第六步爭點整理第七步要件事實證明第八步事實認證第九步要件歸入作出裁判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